充皮紙工業中的制漿和漂白工序是污染物產生的主要工序。與化學法相比,雖然機械法制漿可以大大提高紙漿得率,從而節省大量林木資源。但是,磨木漿的能量消耗很大,而且成品充皮紙的強度等質量性能不如硫酸鹽漿,因而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生物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其中最具吸引力和挑戰性的是生物制漿與生物漂白。因為充皮紙工業廢水主要由蒸煮黑液和漂白廢液組成,采用生物制漿與生物漂白可以有效減少這些廢液的產生。利用微生物與微生物酶類進行生物制漿與生物漂白具有很大的優勢和潛力,因為微生物極易生長繁殖,酶催化反應具有高度專一性,反應條件溫和,并且高效無污染。1987年,在美國政府和Weaver工業公司等造紙企業的支持下,組建了生物制漿財團,由美國農業部林產研究所聯合威斯康星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等研究機構,開展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工作。他們選出了一株能快速生長并選擇性從木材中除去木素的白腐菌(Ceriporiopsissubvermispora)。把它接種到用蒸汽簡單滅過菌的木片上,用強制通風的辦法來控制溫濕度,培養2周后,用于熱機法制漿,已完成了50噸規模的實驗。結果顯示,不僅可以節省能耗38%,提高設備生產能力,而且可以減少樹脂問題,明顯改善成紙的強度性能。目前他們正在努力加快新技術的產業化,并力圖將新技術的應用范圍擴大到亞硫酸鹽漿、硫酸鹽漿,乃至非木材漿中去。
木質素是充皮紙工業中有效利用纖維素的最大障礙。在化學制漿過程中,大部分木質素可從木材、草類或其他粗原料的纖維中除去,但還殘留大約3~12%,這部分殘留的木質素會造成紙漿褐色,并降低紙張的強度。因此,需要對充皮紙進行漂白。傳統的充皮紙化學漂白法是采用多段的氯/二氧化氯漂白及堿提取來去掉木質素,在廢水中會有大量含氯的、致癌致畸的物質,如呋喃、二惡英等,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